形象進度、4D虛擬。建筑施工是一個高度動態和復雜的過程,當前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經常用于表示進度計劃的網絡計劃,由于專業性強、可視化程度低,無法清晰描述施工進度以及各種復雜關系,難以形象表達工程施工的動態變化過程。通過將BIM技術與施工進度計劃相鏈接,將空間信息與時間信息整合在一個可視的4D(3D+Time)模型中,可以直觀、精確地反映整個建筑的施工過程和虛擬形象進度。4D施工模擬技術可以在項目建造過程中合理制定施工計劃、精確掌握施工進度,優化使用施工資源以及科學地進行場地布置,對整個工程的施工進度、資源和質量進行統一管理和控制,以縮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質量。此外,借助4D模型,施工企業在工程項目投標中,可以讓業主直觀地了解其對投標項目主要施工的控制方法、施工安排是否均衡、總體計劃是否基本合理等,從而獲得競標優勢。
精確算量、成本控制。工程量統計結合4D的進度控制,即所謂BIM在施工中的5D應用。施工中的預算超支現象十分普遍,缺乏可靠的基礎數據支撐是造成超支的重要原因。BIM是一個富含工程信息的數據庫,可以真實地提供造價管理需要的工程量信息,借助這些信息,計算機可以快速對各種構件進行統計分析,進行混凝土算量和鋼筋算量,大大減少了繁瑣的人工操作和潛在錯誤,非常容易實現工程量信息與設計方案的完全一致。通過BIM獲得的準確的工程量統計還可用于成本測算、在預算范圍內不同設計方案的經濟指標分析,以及施工開始前的工程預算和施工過程中的結算。
BIM讓監理工作更輕松
由于相對于以前的平面設計圖,基于BIM技術的設計模型能更好地表達出各種構件的空間位置關系,這就使得監理人員能夠更直觀地看到某些施工難點,進而為施工提供指導。特別是對于實際施工中與設計圖紙不符的地方,也能更及時地看到、提出問題,方便與設計、施工的溝通,有助于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工程監理的現行工作方法主要有現場記錄、發布文件、旁站監理、平行檢測、會議協調等,BIM技術“虛擬施工、有效協同”的特點,可以極大地提高監理協調工作的效率,監理人員可以將工程信息反饋到BIM模型中,從而指導工程施工的進行,減少施工中質量問題出現的可能。例如:在圖紙會審、設計交底過程中,監理需要提取設計單位制作的設計模型并對模型深度和質量進行審查;在審查施工方案過程中,需要提取施工單位經深化設計后的施工模型,關鍵節點的施工方案模擬,同時對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施工性進行評審,最后增加監理質量控制的關鍵節點信息;在竣工驗收過程中,提取竣工模型,對竣工模型真實性進行審查和模型移交并加入竣工驗收結論;在工程變更的處理中,提取原設計模型、施工模型信息,加入變更內容,或督促相關單位加入變更內容,利用模型計算工程量的增減及對費用和工期的影響;將工程變更單與實體模型關聯,可以形成現場錯誤實時比對,甚至可能做到總監不出門,就能監控全項目。
雖然BIM技術的應用可以讓監理工作更輕松,但也給監理企業提出了新要求。比如根據BIM技術的特點和要求,監理企業需要重新制定公司的監理工作制度,從而在利用BIM技術對工程進行監理的過程中,能夠真正地發揮BIM技術的優勢,指導工程項目建設過程的監理工作。此外,BIM技術的應用還要求監理企業在人員、技術、設備等方面加強培訓力度和資金投入,不斷提升BIM技術應用水平等。
在應用BIM技術較早的建筑領域,很多具有戰略發展遠見的建設監理咨詢企業很早就開始接觸BIM、了解BIM、學習BIM,掌握BIM技術并指導工作實踐,最終在新技術的浪潮中順勢而上,站在了行業發展的前沿。比如上海建科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從2008年開始啟動BIM技術理論研究和技術探索,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工程實踐,一是“核心業務+BIM”,主要是把傳統的監理咨詢等業務與BIM技術緊密結合起來,集中應用于項目施工階段,用BIM技術解決監理、項目管理等工作中的具體問題,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品質,使BIM技術逐漸成為了開展監理咨詢業務的必備工具;二是致力于基于BIM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咨詢與服務”,擔任專業顧問,提供專業咨詢與服務,發揮了BIM咨詢的應用價值。更重要的是,全面提升了系統服務能力和運營效率,助推公司實現了轉型發展。
不可否認,BIM時代已經悄然來臨。不管是在建筑市場還是交通工程建設領域,都將引發一系列生產、管理變革。正在積極探索轉型新路徑的交通監理企業,不妨以BIM技術為契機,加強人才技術實力,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進而實現企業轉型升級。